发布时间:2023-04-09浏览次数:813
中新网武汉12月1日电 (记者 张文晖)实现“双碳”目标,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多地发展规划提出要探索建设“光储直柔”建筑。12月1日,施耐德电气宣布其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在武汉正式落成。
12月1日,施耐德电气宣布其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在武汉正式落成。主办方供图
当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能源行业的共识及努力方向。然而,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传统的“源随荷动”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电力的消纳和调配需求,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挖掘用电侧的调节潜力变得至关重要。
建筑能耗是中国能源消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于政策推动、光伏技术进步和需求增长,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和建筑工业融合、协同发展,打造绿色低碳建筑,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大助力。这其中,“光储直柔”技术不仅能提升建筑能效,还可以进一步实现电能替代与电网友好交互的新型建筑能源系统,是实现建筑减碳的创新手段之一。
什么是“光储直柔”?“光”是指在建筑物表面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储”是在建筑内布置分布式蓄电以及利用智能充电桩、电动汽车等,使建筑成为一个储能场所;“直”是指建筑内部采用直流配电;“柔”是指使建筑用电系统成为电网的柔性负载。
12月1日,施耐德电气宣布其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在武汉正式落成。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记者在示范基地落成现场了解到,此次落成的武汉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可通过完整直流产品、解决方案以及系统层面的柔性调节能力,实现新增充电桩等关键负载100%的光伏绿电供给,并结合已有光伏发电,帮助整个工厂每年减少577吨的碳排放,由此实现年均13%的减碳目标。随着方案的逐步迭代,未来该示范基地将持续帮助施耐德电气武汉工厂实现高效用能、清洁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源管理低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任婧表示:“入华36年来,施耐德电气凭借自身强大的数字化基因,为中国各行业绿色转型发展不断赋能。武汉光储直柔示范基地的正式落成,是我们在武汉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未来,施耐德电气将持续以创新精神引领行业升级,积极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在建筑、工业和城市应用领域的广泛应用,立足武汉,辐射全国,在为武汉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贡献智慧力量的同时,助力中国各大产业加速迈向高效和可持续未来。”
据了解,目前中国已落成多个光储直柔建筑,如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的环球供电服务中心营业厅、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中建绿色产业园办公楼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曾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2050年前后,我国风电光电的装机容量会占到电力总装机容量的80%以上。将建筑物变成“充电宝”,能够柔性用电,发挥调节和储能的功能,有望破解电力系统的难题,这也是设计发展“光储直柔”的目的。(完)
中新网天津12月1日电 (周亚强)记者1日从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八五”普法实施以来,天津着力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全市1470所中小学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每区建成1个以上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周亚强 摄
据介绍,为提升国家工作人员法治能力,天津全市统一编制“共性法学清单”,分行业分领域分岗位编制“个性学法清单”,入围第三批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连续10年开展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考试,覆盖12万余人,国家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为提升基层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天津全市培养2.6万余名“法律明白人”,实现每村(居)3名以上“法律明白人”,并对天津市对口支援地区“法律明白人”实施培训机制共建共享,被中宣部列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组织开展“津日有法说明白”法律明白人微宣讲活动,用鲜活语言讲好群众身边的法治故事。
此外,天津深耕法治文化建设,建成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阵地优秀品牌58个;强化以案释法制度,将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全过程。2021年以来,天津全市法院共庭审直播24710场,累计点击浏览量超300万次,公开法律文书93529篇。
天津市司法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景涛表示,下一步,将聚焦深化普法责任制落实,不断增强普法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聚焦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持续提升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聚焦加强普法工作保障和监督考核,全力抓好守法普法各项任务落实,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