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16浏览次数:347
中新网保定12月1日电 (吕子豪 班静怡)12月1日,以“投资保定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3投资保定发展大会在河北保定召开。作为全国地级市中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截至目前保定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700家。
12月1日,2023投资保定发展大会现场。班静怡 摄
据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介绍,保定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功能区,肩负着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的历史重任。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大兴国际机场正式运营,北京经济活动重心日趋南移,区域经济地理结构正在加速重构,为保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党晓龙称,今年以来,20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在保定落地,央企在保子公司总数达到254家。目前,该市科技创新平台达5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231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700家。
12月1日,保定城市合伙人发布及授牌仪式现场。班静怡 摄
大会现场,保定市长闫继红围绕该市国际医疗基地、汽车产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数字化应用场景、第三代半导体等主导产业进行推介,并对城市更新、文旅、工业遗址等重点领域招商项目需求清单进行了发布。
此外,大会发布《保定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96条》及“保定市招商引资政策服务包”,并举行保定市首批16个城市合伙人授牌仪式,总投资额595亿元的22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中国投资协会会长杨庆蔚到会并致辞。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伍发平,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邓涛,中广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峰,分别做“投资保定”经验分享发言。
保定市是全国地级市中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河北唯一的“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近年,保定被授予“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及“亚洲电子商务生态名城”等荣誉称号。(完)
中新网天津12月1日电 (周亚强)记者1日从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八五”普法实施以来,天津着力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全市1470所中小学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每区建成1个以上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周亚强 摄
据介绍,为提升国家工作人员法治能力,天津全市统一编制“共性法学清单”,分行业分领域分岗位编制“个性学法清单”,入围第三批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连续10年开展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考试,覆盖12万余人,国家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为提升基层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天津全市培养2.6万余名“法律明白人”,实现每村(居)3名以上“法律明白人”,并对天津市对口支援地区“法律明白人”实施培训机制共建共享,被中宣部列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组织开展“津日有法说明白”法律明白人微宣讲活动,用鲜活语言讲好群众身边的法治故事。
此外,天津深耕法治文化建设,建成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阵地优秀品牌58个;强化以案释法制度,将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全过程。2021年以来,天津全市法院共庭审直播24710场,累计点击浏览量超300万次,公开法律文书93529篇。
天津市司法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景涛表示,下一步,将聚焦深化普法责任制落实,不断增强普法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聚焦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持续提升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聚焦加强普法工作保障和监督考核,全力抓好守法普法各项任务落实,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完)